中国古代六大名楼
白山天池
2019-12-23
古代名楼之
长联隽永 水墨大观
——游云南昆明大观楼
2012.5.31~6.1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是一幅写于清乾隆年间的180字长联,有现代人给它做了很到位的解释:
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奔涌在我的眼前,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空阔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岸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边的鹤山若白鹤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浓树垂柳,像少女梳理的秀发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点缀其间翠绿的小鸟和几抹灿烂的红霞。尽情观赏吧!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扬花飘香的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数千年的往事,倾注到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众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汉武帝为了开辟经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修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击败吐蕃。在洱海地区立铁柱以纪功;宋太祖面对舆图(疆域)手挥玉斧,将西南画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皮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烈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功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犹如朝夕之间,才是傍晚的雨,又见早晨的云,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逝了;即便是纪功的碑碣,也早就断残,倾颓在苍烟夕照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古刹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地处昆明城西南的草海旁,迎来了一位大人物,他就是时任云南巡抚的王继文,此刻在出巡视察中路过此地,看到这里湖光潋滟,岸芷汀兰,山色优美,心旷神怡的感觉油然而生,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便立即令人集工备料修建亭台楼阁,尔后,“大观楼”、“涌月亭”、“澄碧堂”等精美的建筑临波而起。
草海,明代时又称西湖,位于滇池上游,因南近昆明太华山,北麓水草相接,并有吴三桂时向东边城内开挖的用以运粮的大观河,而被称为“近华浦”。草海自古便是山水如画,景自天成的好地方,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他的《游太华寺山记》中记载:“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
近华浦早年曾有楚地来僧乾印和尚创建观音寺讲经说法,至今可见观音寺旧址标记。这说明这里很早就是一块清雅又清净的地方。及至后来亭台楼阁四起,堤坝围堰,桃柳遍插之时,文人雅士慕风而来,达官贵人也趋之若鹜,草海竟无一日空虚。骚人墨客登高选胜,把酒赋诗;风流人士湖畔举杯,携美弹唱。一时间,近华浦的水草之海落满了“风月情”、“功德颂”的音符,铺满了“山河秀”、“太平世”的珠花。四季阳春的时气使这里成为昆明城第一胜地。
忽有乾隆年间一日,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昆明布衣,来到这里,登上大观楼,只见他环顾四周,近看花丛树木,蜂蝶恋蕊,莺歌燕舞;远眺茫茫滇海,浩渺烟霞,明灭西峰。园林姹紫嫣红的色泽跳跃,西山群峰颠连的波涛起伏,将他心中的无限感慨激发出来:想到滇池山水的秀美和壮观,想到一生经历的社稷民生,真是忧思千里,心绪难平。只见他抚案平纸,饱酽笔墨,屏住呼吸,扬臂疾书,写下了一落笔便成千古绝句的佳联。此联一出,真可谓惊世骇俗,八方震动,以博大的胸怀和高仰的气魄一扫往日之俗唱,令滇都上下重新耳目,共举拇指而赞之,遍抄此联成为了当时昆明市民的一大盛事。这绝美的佳联正是本文开头的那180字长联,创造出这开天辟地第一联的作者名叫孙髯翁。
孙髯翁,字髯翁,号颐庵。祖籍为陕西省三原县,生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岁,逝于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岁(1774年)春正月初九日。幼时随时任武官的父亲一起来到昆明,此后一直寓居昆明。据说,孙先生自出生时便有胡须,便被父母起名髯翁。孙先生一生刚直不阿,忧国忧民,少时曾因科举考场要搜身一事而从此拒绝科举,成年后多次游历考察金沙江和盘龙江,提出了引金沙江水输入滇池的设想,并写成了《盘龙江水利图说》一书。他的晚年生活很是不好,几近穷困潦倒,于90岁时在云南红河州弥勒县驾鹤西去。
由于孙公的对联犹如一幅集山水情景、社会时空为一体的巨型画卷,其境界的博大和文笔的工整皆被世人高度称颂,因之而被誉为“海内第一联”。这幅长联后被昆明名士陆树堂行书书写刊刻。楼联一体,珠联璧合,清嘉庆年间,有迤西道宋湘撰联赞曰:“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既高度概括了孙翁的长联,又深化了大观楼的意境。
大观楼本是观赏滇池的楼宇,占据着楼阁中的主位,有了这180字长联之后,更是锦上添花,跻身于中国名楼之列。清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重修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高到三层,使得大观楼更加“大观”,视野更加开阔。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可风景越是出名就越有人缘,名声大了,就引得皇帝也要来光顾了。清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帝来到昆明,在兵部侍郎何彤云推荐下,亲临滇池大观楼,在观览湖光山色后赐墨御书“拔浪千层”匾额。正如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后的大观楼“拔浪千层”匾额后边题字所说:“滇去京师万里而山水之胜得邀。”大观楼的不一般由此可见。
康乾盛世过后的大清朝,经济衰退,国力日减,内忧外患使得太平不再。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的回民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战火中以大观楼为首的亭台楼阁被化为灰烬,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才得以重修,新的大观楼于两年后建成。大观楼复建后,曾慷慨解囊出重资的云南提督马云龙不无感慨地在近华浦门楼两侧题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可是,好景不长,岁月蹉跎,仅仅10年光景,大观楼又因为水患而倾斜。光绪九年(1883年),云南总督岑毓英又下令重新大观楼,并于光绪14年(1888年)请名叫赵藩的书法家用楷体重新书写孙髯翁的长联,刊刻并悬挂于大观楼正门的两侧。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用蓝紫色打底金粉涂字的著名长联。
大观楼,楠木结构,三层四边三重戗角翘檐,覆盖金色琉璃瓦,攒尖香炉状顶,栋梁漆苏式彩绘,前后通透,成庙宇状。除了长联在楹,许多名人的题字都刊刻和书写在楼上。登上大观楼的第三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郭沫若先生于1961年登大观楼时的即兴题诗: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是啊,果然一大观,登上大观楼,凭栏眺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如此养眼的景色,如此具有内涵的园林,好似空气中都充满了文化的气息,微风中都传递着情与景的音韵。一字字地斟酌这“从古未有,别创一格”(毛泽东语)的长联,一幕幕地浏览这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天地,身上的血液都在沸腾。
如今的大观楼,已成为一座融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由近华浦、东园、南园、西园四部分组成,可圈点的建筑和景点有:近华浦内的大观楼、揽胜阁,观稼堂,催耕馆、水月寮以及大观楼前的三潭映月、翠羽桥;东园内的小观楼、盆景园、楼外楼和和湖中的满池莲荷;南园内的红楼、大方亭和鲁园、百花地;西园的丹霞桥、杜鹃山和游乐场。园间的池水轻起涟漪,园中的亭阁俊秀奇巧,假山魔幻出各种形象,三潭勾勒出西湖月色,盆景和杨柳比雅,莲荷与鲜花争艳,鸟儿飞过头顶,蝶儿花间落翅,再看晨练的人们,各个神清气爽,笑容满面,大观楼还是那样的魅力无限。
古代名楼之
登岳阳楼
2012-8-27
沿长江溯流而上,来到著名的城陵矶,号称长江八大良港之一的城陵矶港口是深入长江腹地连接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国际贸易中转口岸。这里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不远处的三江口便有湘江、荆江和洞庭湖从这里汇入滚滚长江,东流入海。长江之下更有资江、沅江、澧江并着湘江一起,四水奔流,由南向北,穿越三湘,两千五百多年来从不间断地浇灌和滋润着长江南畔的那一座历史名城:古时的巴陵郡,今日的岳阳城。顺着潮流,钟灵毓秀的湘湖文化涌动着水韵石音流出了三江口,流过了城陵矶,流入了大海,流向了世界。
洞庭湖水连碧宇,碎浪花开岳阳楼。洞庭湖八百里水面波光粼粼,云蒸霞蔚,游行于一汪浩瀚无际的大湖之上,举目东望,巴丘山上,岳阳西门,一座古色古香的城楼稳稳地矗立在自东汉末年以来一代代历史的台阶之上,正值阳丽风清之时,不禁慨然呼吟:水墨吞枪雨, 城头唱雅诗。
岳阳古城建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敬王五十年(公元前505年)的西糜城时代,史称巴陵是在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将郡所设于古岳阳城区之时。巴陵城东倚幕阜山,西面洞庭湖,依山傍水,四季常青。这里土地肥沃,水产丰富,是潇湘大地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水陆通衢,由于占据着长江上的黄金水道,在群雄割据的年代里,军事上的战略位置便凸显重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年,东吴首领孙权派大将鲁肃镇守在此,面对洞庭湖宽广的水域建起巴丘城。为了更好地操练水军,鲁肃在巴丘山上临水而立地修筑了阅军楼,每逢训练之际,阅兵之时,鲁肃登上楼台,洞庭全景一览无余,湖中战船尽收眼底,随着手中令旗的挥动,千百艘战船碧波之上变换队形,操演军阵,那种气势之大自不必说了。时光荏苒,到了唐代,国之一统,天下太平,硝烟远去,炮舰不再,泱泱大湖之上客船扬帆,渔舟撒网,一片生活安逸的气息,一片风月无边的景色。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有时任中书令的张悦在鲁肃阅兵台旧址的基础之上建南楼,以观南极潇湘,北瞩长江,西临洞庭,东靠岳州的天然画卷,因此时巴陵已改称岳阳,故此楼后被正式定名为:岳阳楼。时至今日,已历1700年有余。
岳阳楼历史上经过多次修改扩建,如今的建筑是在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重建的,1983年在原址上大修了一次,但“修旧如旧”,仍然不失清代原有的艺术风貌和建筑特色。建筑主体为木质结构,通体墙壁漆以朱红之色,楼体平面呈矩形,面阔三间,主体高度近20米,宽度约18米,进深15米左右。一层四周柱廊环绕,二层阁外环绕廊台,共三层,每层之上探出飞檐。楼虽不高,但却有含义:孙子说:打仗时,求天时、地利、人和,方能百战百胜。因此,曾作为阅军楼的三个楼层分别喻示为:天时、地利、人和。屋顶四面走坡,远观像是武士戎装时的樱枪头盔。结构上,岳阳楼顶部的设计绝对是中华古建艺术的杰作:它没有横梁,支撑盔顶及其顶上小塔的所有重量完全是靠下部的一方如意斗拱,斗拱将整个盔顶重量一分为二,再二分四,将近乎两吨的压力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分散到64个点上,将楼顶与楼体非常吻合的连接在一起,整体结构,不用铁钉,不用砖石,完全是由木榫连接而成。在中国现存同类屋顶建筑中堪称盔顶之最。楼中四根金柱为楠木品质,一通到顶,擎天立地,与如意斗拱一起承托着楼顶。屋面上凸下凹,盖以黄色琉璃瓦,翼角向四方高高地翘起,颜色的鲜明和造型的张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洞庭湖自古就是一片汪汪水域,一年之中,多时烟雾缭绕,先秦时被称为云梦泽,那时,洞庭湖不过是泽中诸多湖泊中的一个湖而已。虽是后来水面剧减,但一眼望去洞庭湖仍是淼漫若海,天水相接,深远而博大,来到岳阳的人无不为这壮阔的景色所叹服。有了岳阳楼,洞庭湖的美丽便深入人心,便有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样气势磅礴的诗句。
岳阳楼名声的远播,正是在它逐渐成为了洞庭湖观景之地以后开始的,从前阅兵台军事功能的消失改变了人们登楼临水的目的和性质。想当年,“古村空列树,荒戍久无楼”(东晋·朱超石《夜泊巴陵》)。而后,自张悦修建岳阳楼,常携与自己有着同样命运和兴趣的文人迁客一起来此寄情山水之时起,这里就成了风流雅士,骚人游侠抒发情怀,大秀文笔的热地。更因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王昌龄、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以及众多的诗仙、诗圣和诗王等文学大家的接踵而至,在岳阳楼留下了无计其数的千古名篇和至今读来脍炙人口的佳联绝句,使得岳阳楼名声的传播一发而不可收。直到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九月十五日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为重建后的岳阳楼写出了《岳阳楼记》之后,岳阳楼的名声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当之不愧地跻身于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之首。
今日,我轻轻地漂来,静静地游赏这名扬千古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以心,以恋。
行船踏浪,踩在一片片白花之上,有韵,有律,有声,有色。竹篙点水,涟漪四张,曲曲柳柳似弯弯水帛,帛上书香,袅袅升腾。诗词歌赋:长言豪放,短句精良,唱念颂咏,阴阳顿挫;文章书法:或行或草,或圆或方,遒劲柔婉,字画同一。片片白花翻腾的是诗者的思潮,点点碎浪撞击的是骚人的心灵。
离舟弃水,登岸上丘,云梦大泽的气浪仍是随身而行,白花开处,岳阳楼上,但见国史上的文坛泰斗齐聚栏头,儒夫雅士比肩楼窗,雕刻,撰文,咏诗,作画,览胜抒怀,飞扬灵智,激情四溢,指点江山,写尽了巴陵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潇湘风韵,叹绝了洞庭山水的阳光普照和阴雨连绵。日日夜夜,文风吹拂着树木;朝朝夕夕,诗雨沐浴着花草;年复一年,岳阳楼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总是闻香如书,墨味浓浓,岳阳楼的雕梁画栋,飞檐翘脊永远魁星高照,光彩熠熠。
自水而城,一步一个阶梯,自古而今,一时一首诗词,承载绝律的白花乘着湖水涌动的波浪翻上城楼,一句一种新的思想和观念,一首一个新的高度和深意,读来令人回味悠长,读来令人赞叹不已,读来使人感悟至深,读来使人如品佳肴。
碎浪白花,诗情画意,楼上湖中,音律潺潺,是心情变换,是志向高远。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 李白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唐 杜甫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题岳阳楼》唐 白居易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临江仙》北宋 滕子京
巴陵城西湖上楼,楼前波影涵清秋。数点征帆天际落,不知谁是五湖舟。《巴陵》明 唐寅
城楼之上,眺望瀚海,这里留下的墨迹让我看出那一片片湖浪激起的白花在涌向城楼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震撼人心的巨大质变:前辈老师们的诗词歌赋,图画文章,其内容由最初的登楼观景到触景生情,再到情深生悟,终有了北宋文学大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笔者在字里行间展现出的远大抱负和宽阔胸襟将文思推向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达到了政治追求和文学艺术造诣上空前未有的境界,这种境界将岳阳楼的内涵从简单的自然观景台一拔而上成为宇宙时空的观象台。从这里所看到的洞庭湖风光不再是由简单的阴晴所引起的天光明暗,景物清浊的变化,而是复杂的社会动荡和先进的革新思想与落后的保守观念之间的斗争所揭示出的气象万千。从此,岳阳楼便有了自己的灵魂。
范先生有了感悟,后人也有了对感悟的赞许和认同,接下来呢?我却在感动于这感悟时有了困惑,那就是:醒悟知难。不是吗?一旦当你醒悟时你便是忽然活得明白起来,“难”也就随之而来了。“难得糊涂”也就成了醒世名言。
好吧,不管怎样,那是范先生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勤政爱民的主张以及做人的境界,我虽有困惑,却不妨“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北宋 黄庭坚)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代名楼之
鹳雀楼放思
2014-06-07~08
水,在流淌,由北向南。
水,是黄色的,在宽宽的河道上缓缓地流淌。
水,大河之水,黄黄的颜色,像我们的皮肤。
大河之水,推着塞外的天风,裹着高原的黄土,平滑、弯曲、直立、蜂拥,变换着动作和雄姿飒飒而来。
尧舜的帝王之风迎了上去,西侯度的泥土蒸蒸升腾起180万年前古人类旧石器的浓烈气息。河西的华山将锦绣和雄伟一同融入大河,交织着河东西入的紫气滚滚而来,幻化出伏羲、女娲、黄帝以刀斧做神笔,绘拓出点石成金的宏伟画卷。大夏民族的刀耕火种里闪烁着尧舜禹的高大身影,时光过后,河东的山崖峭壁上便留下了他们不灭的痕迹。
黄河的水啊,轻轻流淌,在我眼前,在我的臂弯里。
黄河的水啊,汹涌澎湃,在我脑海,在我远去的目光中。
蒲津渡上的浮桥长长地连接着华与夏的土地,用作固定船桩的大铁牛默默地站立在两岸渡口的桥头,迎送来往的华夏黎民。一切都是那么安详。
黄河,是有脾气的,它必定是大河,河流的老大,怎么可能永远安详。
华夏的黎民是和善的,然而民中出类的官宦们,并不都是良蔼的,他们的脾气比黄河还要大,比大河还要反复无常。
变化中,无常中,蒲州故城西郊的黄河东畔曾有一座巍巍的楼阁屹立。在我远去的视线里,它是全木结构的,明三暗六的层次,四重檐的飞翅,两层凌空的平座,还有那十字歇山顶的帽头,楼顶上两只大大的神鸟鸱吻头对头地栖息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下,和前后左右上下檐顶上的小鸱吻们一起与到来的鹳雀们嬉戏交谈,叽喳鸣唱。中条山的俊秀在仰视中使人心肠怀柔,黄河之水的波涛在俯瞰中将人的神思云游。啊,明媚的阳光下,楼阁好似一只大鹏般的鹳鸟,振颤着双翼,不,是像千手观音似的,飞扬起无数的翅膀,似乎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她飞起的瞬间。她是那么地鲜活,那么地有灵性,我相信,只要她腾空一跃,身上斑斓的颜色就会像彩墨一样泼向广阔无际、淡定沉稳的天幕。
我的视线是准确的,时空将我看到的远景拉到了我眼前。
连年的战火在晋西南的天上地下燃烧着,蒲州“扼天下之吭”的战略要地正是北魏后的北周以重兵镇守的关口。为了镇河守地,公元557-571年,大将宇文护命军民修建层楼于蒲州故城西郊的黄河东畔,地处华山与中条山的中间,黄河与涑水间的高地,正居华夏之心腹。此楼“遐标碧空,倒影横流,”成为当时中州大地上独一无二的登高揽胜之地。
中条山上,苍翠接天,郁郁的林木倾吐着泛有苦味的馨香,清爽怡人。黄河岸畔,柳浪闻莺,细细的梢头氤氲生烟,如梦如幻。瞭望楼上,鹳雀欢歌,八方角铃于风中放出金石之声,清脆悦耳。
此时,大唐的旗帜高高飘扬。高高的平台上已经不见了刀枪剑戟,笔墨纸砚伴随着狂妄不羁的吟诵声大展篇章。文人墨客,名流骚士络绎不绝地来到蒲州,登临鹳雀常栖的这座高楼,吟诗作赋,抒发豪情,将本已山融水化的楼阁渲染得更加美轮美奂。千古飘香的书文纷纷落在了古楼之上,诗词歌赋的韵律在抑扬顿挫的音符中跳动,贤君雅者的华歌瑶翰吟之如鹳,唱之如雀,昔日的蒲州瞭望塔实实在在地进化成鹳雀吟唱的鹳雀楼。
其中,唐代诗人、太原才子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更是将这座蒲州名楼推向了五湖四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短短的二十个字,包容了天地时空,溶汇了万里江河。以磅礴的气势,收放广阔的空间。以朴素的言语,将自然景象升华为“登高望远”这一蕴含哲理的醒世铭言,将闲情逸致的游玩赏景推举到开拓人生新境界的完美高度。正可谓是鹳雀楼的一首千古绝唱。自此,楼因诗而名扬天下,诗因楼而家喻户晓。于今,楼与诗依然同芳。
古河东,旧蒲州,上空布满了火烧般的云彩。
古蒲州,旧河东,风雨雷电将黑暗的天空撕裂。
时光前行,风云变化,金元大战的硝烟弥漫在蒲州内外。公元1222年(金元光元年),就在蒲州城陷落之前,金守军大将侯小叔下令烧毁鹳雀楼和蒲津渡浮桥。只见火光照亮了半个蒲州城,夜空下,这曾荣耀唐宋,名噪九州,笼罩着神奇色彩的楼阁就这样在木构劈啪作响的爆裂声中逐渐地消失了,而一旦消失就是将近800年。
楼去岸空,然故楼的风范却早已深深地印入人们的内心。楼虽不存,然故址的基石还在。踏上幸留的高台,试找回当年的快感,虽是昔人已非,那河山之伟,风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然遐想的能量却多少会让旧时的兴隆再现。
人祸天灾,不能预测。明初,大河的淤沙令黄水泛滥,淹没了故址, 鹳雀楼的踪迹在战争和灾难面前被完全泯灭了。
依然是故楼的风范时刻激励和鼓舞着热爱山河的人们,相继慕名而来的学者文客为纪念鹳雀楼当年的雄伟、壮观和奇特,为保护心中对鹳雀楼的景仰和寄托,在无奈之下将蒲州古城的西门城楼权且当作了鹳雀楼的替身,并将保存下来的“鹳雀楼”牌匾移挂到这里。清初诗人尚登岸写道:“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人们不是不知道这蒲州西楼无法和名传遐迩的鹳雀楼相比,“盛名难却,其实难符”,然人们照样是举笔研墨,低吟浅唱,高歌豪颂,诗赋不穷。虽有遗憾,却挡不住鹳雀楼风范的继承和留传。我以为,这也许是对已故名楼最好的凭吊吧。
几百年来,空对岸边望去影。名楼不再,终究是件憾事。
终于,1991年,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重修鹳雀楼》的倡议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赞同与支持。1997年12月,重建鹳雀楼的工程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了。2002年9月,新的鹳雀楼以其73.9米的高度,33,206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在原鹳雀楼被焚毁整整780年后重新屹立在蒲州故城西门外的大河之滨,再次放射出鹳雀楼风范的异彩。
我把旧时的楼宇用思绪推回,将新的殿阁仔细端详。这座宏达的建筑虽是采用了现代建筑工艺和技术,然大唐的风韵显赫在目。她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仿唐高台楼阁建筑,也是最大的仿唐建筑。
新的鹳雀楼,正是我眼中曾经放远视线中的那个样子,这不是巧合,原有的三层四重檐木构白色鹳雀楼已被我的遐想所美化。而今,雕梁画栋,异彩纷呈,以钢混结构支撑起的高大无比的新鹳雀楼却正好吻合了我的憧憬和想象。她在原楼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扩建,把原来四方五开间扩大到正面七开间两侧五开间,并在层次之间增加了三层隐厅,使得面积更加宽大,外部造型和视觉更加美观。天意乎?英雄所见略同乎?哈哈哈!
眼前的鹳雀楼,立于基石如城墙般的高台之上,青瓦金檐,蓝绿斗拱,朱漆梁柱,彩绘额枋,斑斑如全木结构,精细而华丽。楼层明三暗六,外观三层,实为六层。飞檐四重,四层和六层处探出平座,回绕于楼体四周,临之可远眺四面八方。楼顶十字歇山,大吻坐镇东西,小吻环围上下左右,于平静中演化出动感,与来栖的鹳雀动静相谐。
楼阁内部六层四面,一、二层为天井式通透设计,站在二层的回廊上可俯视下层大厅全貌;二、三层和五层为暗层,虽外观不见,但亦同明层一样,内里敞亮如昼。无论明堂还是隐厅,都豁达开朗,行在其中有徜徉之感。
鹳雀楼的展览以大河文化和华夏历史为主题,以诗词歌赋、绘画书法、雕塑棚景、彩漆壁画等各种形式讴歌和赞颂了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的世代人民,揭示和解读了以“文萃李唐”为代表的中华人文。
鹳雀楼是大河文化和河东文化集中交汇的地方,体现着华夏民族上下5000年的文明与历史。鹳雀楼的新址与河中旧址相距不远,登上楼顶平台,那回绕的先人诗歌仍不绝于耳,仿佛那些才子就在我的身边凝眸运思,口出奇章。
由于有了王之涣的不朽诗篇,鹳雀楼上欣赏风光的眼界和角度以及心境都已深远而宽广。随着诗人的脚步,环楼极目:秦川西望,绝壁葱茏;故乡回首,毓秀钟灵;上瞻壶口,万马奔腾闯关夺隘,水流呼啸而来;南瞩大河弯处,那“鸡叫一声三省白”的黄河上最大的渡口-风陵渡,卷起秦晋豫的风声和弦于大河的激流。在雄壮的交响乐声中,大河在此东转向海,高歌而去。
鹳雀楼,高瞻远瞩的风范之地。鹳雀楼,河东大夏的辉煌创举。鹳雀楼,激励蒲州腾飞的标志。鹳雀楼,中州人民不屈的象征。鹳雀楼,予人启迪的精神学府。鹳雀楼,时空在握的人间圣堂。鹳雀楼,大河文化的承载和体现。鹳雀楼,华夏文明的继承和发扬。
鹳雀楼,我来了,怀着及其崇拜的心情,看那白日走过的遥遥无际,看那黄河奔腾入海的浩浩之势。
鹳雀楼,我走了,收尽了万里江河,珍藏起风范之宝,让那广袤和深远的天地伴我终生。
古代名楼之
展翼今朝黄鹤楼
2012-11-03~06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981年夏,我来到当年东吴首领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的武昌城,站在长江岸畔古黄鹄矶头的黄鹤楼遗址前想起了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面对滚滚长江,我亦心潮起伏:黄鹤一去不复返,如今黄鹄山下不见矶,更别说是黄鹤楼。比起诗人,当年的崔颢还可登楼感慨,抒发出物是人非,世态苍凉的怅然心绪;面对窗外美好的景致,阔野的云天,袒露出切切的思乡深情。而今,我却连登楼的机会都没有,更别奢望收进三楚江山,是不是真的生不逢时呢?
一个轮回之后的1993年,我再次来到武昌城,走上当年的古夏口蛇山峰,在距离原址约一公里的地方一鼓作气登上了重建的黄鹤楼。站在顶楼的观望厅上,极目远眺,但见昭昭巴蜀群峰,浩浩潇湘云水一同随阔阔江涛奔涌而来,挎挽三楚,冲进我的眼帘,扑进我的怀抱。我的心潮又一次开始起伏:吴楚大地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没有忘记崔颢,没有忘记他的诗,更没有忘记他那时的心情。然这一时刻,比起诗人,我却要身心愉悦,自觉得幸运无比,生正当时。是啊,那时是黄鹤一去不复返,可我坚信,如今黄鹤楼重又复生,黄鹤归来的日子一定不会再遥远。
从上至下,环顾八方,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从五楼逐层下走,来到四层回廊上,凭栏外望,一派欣欣向荣的现代景色:万里长江携手茫茫汉水滚着灰黄色的浪花在脚下流淌,江上舟楫如织,大小同流,游轮华美,驳船厚重,不时间汽笛鸣响,音绕江天;雄伟的长江大桥横卧江上,将龟蛇两山的苍肢玉手紧紧地牵在一起,把挺立在龟山峰顶的电视塔瞬间拉到了眼前,那针刺一般的塔尖带着痴痴的目光直入碧空。大桥之上,表面车流如水,你来我往。下层火车长啸,隆隆而过,一片繁忙。举步下行,来到三楼的游廊之上,手扶栏杆,望向前方:如是晴川历历汉阳树,又添禹功矶上晴川阁。矶上竹木摇翠,骨石嶙峋,青青中朱栏黑瓦拔空于葱茏之上,隔江相对黄鹤楼,大有律诗中文辞对仗之雅范儿。昔日芳草萋萋的鹦鹉洲已沉入了江底,不见踪影,然在鹦鹉洲上发生的那段爱情故事和那脍炙人口的《鹦鹉赋》却依旧萦绕于脑海,感动于心中。“嬉游高峻,栖跱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鹦鹉的特质堪比人杰的典范。试想,祢衡的才气横溢东西,祢衡的清高天上拨云,碧姬的才艺融贯春秋,碧姬的清洁莲花点金。这样的正人烈女一定是随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一同下沉江底,昔日的朝代无容地,今亦难容。也正因此,世上才只会,也总会流传着那些才子佳人的悲情故事,人们要的似乎只是感动和说教。行至二楼,依旧出到边廊之上,俯瞰市容,缤纷繁华:灰色的地块,绿色的园林,喧嚣的街市,幽静的庭院;林立的楼房,高低错落,远厦近塔,形状各异,或方或圆,或古或今,形形色色,不拘一格;无论是本位武昌,还是远望汉阳,以长江大桥为主干的交通四通八达,大道如河,小巷似溪,交叉穿越,有条有序,大都市的风貌一览无余。待到走下一层,一气儿出门百余米,回过身来,仔细端详眼前的辉煌楼宇,这时候,心波渐平,神思已定。
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东汉末年,群雄纷起,后为魏蜀吴三分天下。东吴首领孙权称王后的第二年,即黄武二年,派人于汉水入江口对面的黄鹄山,即蛇山,临江处垒土筑城,取名夏口。又在地势险要之处建起一座高大的瞭望楼,用以观察大江四野。筑城以镇守,建楼以观察,城池依山做险,敌楼居高临下,突显了当时这里在军事地位上的重要性。由于这瞭望楼建立在黄鹄矶头,而古时“鹄”与“鹤”通用,既有同意,又有同音,人们便惯称其为“黄鹤楼”。
以后,晋扫三合,全国一统,当年的“军事楼”由于占据着三楚腹地,长汉之交,一瞩武汉隔两江而对三镇这样极富观景性的地理位置,自然而然便逐渐成为达官显贵,骚人墨师,四海游子,商家迁客游宴赏玩,高瞻远瞩的好地方。自打有了文生行旅的光临,也就有了诗词歌赋的流行。要使文辞长出精灵的翅膀,要使诗章生出舞动的魂思,那一定会有美妙的故事在世上传说。这不,传说有文曰:“辛氏昔沽酒为业,一先生来,魁伟褴褛,从容谓辛氏曰:许饮酒否?辛氏不敢辞,饮以巨杯。如此半岁,辛氏少无倦色,一日先生谓辛曰,多负酒债,无可酬汝,遂取小篮橘皮,画鹤于壁,乃为黄色,而坐者拍手吹之,黄鹤蹁跹而舞,合律应节,故众人费钱观之。十年许,而辛氏累巨万,后先生飘然至,辛氏谢曰,愿为先生供给如意,先生笑曰:吾岂为此,忽取笛吹数弄,须臾白云自空下,画鹤飞来,先生前遂跨鹤乘云而去,于此辛氏建楼,名曰黄鹤楼。”
至唐,有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崔颢登顶黄鹤楼,一首抒发感慨之作的《黄鹤楼》使得后来登楼的诗仙李白即使在诗兴大发之际亦不得不搁笔叹服诗友的神来之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李的故事日后被传为佳话,而崔颢的名字也随同他的诗作《黄鹤楼》一起名扬海内,流传于世。黄鹤楼也从此达到了鼎盛,闻名遐迩,被人们赞为:“天下绝景。”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一道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眼前的黄鹤楼,巍然矗立,通体金黄,瓦文雕梁好似生生羽毛,翘檐飞脊犹如张开的翅膀,形如黄鹤,凌空展翼。
今日的黄鹤楼,重建于1981年秋-1985年夏,设计上以清代同治时期的黄鹤楼为蓝本,然理念上体现了现代思路和手法。不同于古时的木质结构,主体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全楼各层檐面盖以金色琉璃瓦,顶部攒尖,总高51.4米,是历代黄鹤楼中最高的建筑。建筑中体现了许多有关数字的内涵,比如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暗含“四面八方”之意;通体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象征着天空72个星座;外观五层飞檐斗拱,室内实为平常九层楼的高度,寓意着通神有道的九五之尊和长久之寿;上下共有60个翘角,会使人想到时间与年轮;顶层边距18米,底层边距30米,它们是六的倍数,祝福着人们六六大顺。而且,这下大上小的边宽差距在视觉上更使人觉得大有黄鹤腾飞之象。
将黄鹤楼的英姿收于心中,返身再慢步走回楼里,进入一层中部大厅,一幅巨大的陶瓷浮雕壁画陈设于正面墙上:白云缭绕在黄鹤楼边,一只黄鹤高扬头颅,伸直双腿,展翅飞翔,画面把我带进仙境,飘忽中,黄鹤楼的主题鲜明地展现在我的脑海之中:黄鹤重归来,吉祥云水间。两旁立柱上悬挂着7米长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我想,如果崔颢在世,看到这楹联会作何感想啊。向上抬腿,顺着梯凳走进二楼大厅,环顾着四壁墙上的文字与壁画,重温起黄鹤楼真实的时代记录和与黄鹤楼有关的名人轶事。用大理石镌刻于正面墙上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一反崔颢的诗意,用玄妙浪漫的手法讴歌了黄鹤楼的精美和雄壮以及江山胜迹的无与伦比。两幅壁画:《孙权筑城》与《周瑜设宴》形象地再现了当年黄鹤楼和武昌城拔地而起的历史,三国名人聚会黄鹤楼的盛况。复入三楼,仿佛穿越了时空,诸多唐宋大家吟咏着黄鹤楼的诗句向我走来,身着红衣的崔颢先生,首当其冲,他原来并不老,面容上虽有茫然愁绪,却仍有风骨凛然之气,全然不见少时放荡不羁之影。看罢四楼,重返顶层,驻足于长卷《长江万里图》和一组由十幅浓墨重彩画组成的《江天浩瀚》壁画前,再次领略大江的天气浩然,再次饱览黄鹤楼的沧桑巨变,不由得内心深处再起波澜。
波澜不平,恋观此楼,她真的像《黄鹤楼简介》所说,是一座“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千百年来,黄鹤楼收进了古今人们的汗水,凝聚了历代人们的智慧,她分明就是一只秀外慧中的黄鹤。
又是一个轮回后的2005年,我第三次登上了黄鹤楼,面对迎面而来的滔滔江水,面对时卷时舒的片片白云,忘情地在楚天极目中吟诵出我的诗歌:(七绝)
长汉泱泱天际流,波涛受阅古蛇丘。江山三楚舒双目,展翼今朝黄鹤楼。
古代名楼之
蓬莱仙境话名阁
2012-11-15~17
古时,时有天上的神仙下界来到人间,轮流居住在渤海之中的蓬莱、瀛洲和方丈三座山上。秦始皇为了能与神仙见上一面得到神仙赐给的灵丹妙药,便来到胶东半岛的一座崖顶上。此崖面临大海,因其山峰石岩为红色而被称为丹崖山。秦大皇帝登临丹崖极顶望向海中,这时正直春夏之交,浩瀚的大海上腾起一片雾霭,飘渺中但见琼楼山列,玉宇叠层,颜色变换,时分时聚。忽而,若隐若现的奇观中升起一股仙气,向着晴晴的碧空袅袅而去。秦朝第一君的心是诚挚的,然变幻莫测的三仙山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面对着仙山而不可近前,望见了仙气却见不到仙人,实在是令人遗憾。但是秦始皇并没有灰心,依然锲而不舍地多次来到这里,痴痴地望向海中。无独有偶,朝代更替了,但求仙的欲望却传承了下来,汉武帝也步秦始皇的后尘先后八次来到了这里,祈望能与仙人见上一面。虽然他祈望的结果与前辈君皇是一样的,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但汉武帝的虔诚要超过了秦始皇。他下令在所有修建的园中湖面上都置有方丈、瀛洲、蓬莱三仙神岛,以便神仙随时可以降临。这一点后来被许多皇帝所继承,仅北京城内就有两处湖池保留有这样的格局:元时的太液池,清时的清漪园。
皇帝求仙的赤诚之心震动了他们的黎民,望海蓬莱的举动被人们一一传诵。忽一日,有七男一女来到丹崖山顶,笑谈间推杯换盏,举酒畅饮。醉后各携宝物,纵身海上,轻移双腿,凌波踏浪,飞漂而去。自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应运而生,一直流传至今。秦汉之君的虔诚感动了仙人,感动了百姓,秦汉之君的望仙之地便随之被人们称之为“蓬莱”。
丹崖山,拔海而起,以笔直的身姿巍然峭立在渤海之滨。暗红色的躯体,条条硬朗的肌肉显示出雄性强健的体魄;暗红色的脸膛,彰显着东方汉子的坚毅和沉稳。千百年来,丹崖山在日月光辉的照耀下始终如一,默默地俯瞰着万顷蓝色的波涛。海市蜃楼的频频出现,海上神山的活灵活现,秦皇汉武的多次光临,八仙斗酒的精彩传说,使得丹霞山早已不再是以往普通的山崖,他是蓬莱,是进入仙境的仙山。
唐神龙三年(公元707年),蓬莱升镇为县并首次成为登州府地。至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时有登州知府朱处约在考察了蓬莱的历史和地理状况以及时务之后,决定将原建于丹崖山顶的龙王庙西迁,以重建为名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木制结构的双层楼阁,以精美的造型和实用的物体满足人们寻求和探访人间仙境的意愿,使自古以来虚幻的仙境和飘渺的神山有了实实在在的心理依托。这座楼阁被取名为“蓬莱阁”。
蓬莱阁,不同于其它古代名楼,他的外表非常朴素,青砖灰瓦是他的主色调,二层回廊上的石栏杆看起来似乎有些冰冷,但与主体的格调和谐一致,不张扬,不花哨。楼阁质朴但不素洁,建筑的外观中很大方地表露出鲜明的色彩,灰色包围的框架中都是抢眼的赤色:朱门,丹壁,红柱子;双层房檐以及脊梁的边缘都盖以绿色的琉璃瓦。朴素里衬托着华美,安静中潜行着跃动,就像丹崖与碧海,一高一阔,一静一动,互添色彩又互为依仗。蓬莱阁的主体结构为重檐歇山顶,双层八角,覆盖灰色筒瓦,绿色剪边(即绿色琉璃瓦构成的边缘色带),两端山面的博风板下以木质悬鱼装饰,而不是像一些重大建筑那样修以华丽的山花。楼阁通高15米,面阔五间,雕梁画栋,一层木柱于四周抱出廊厦,使双檐下层探出上层递进,颇有立体变化之感。
蓬莱阁南开大门,北面波澜。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蓬莱阁”三字,苍劲有力,大有凭海临风的气势。登楼倚栏,环海四顾,气象万千。风起时,激浪拍崖,白花空开,碎碎的花瓣洒向楼阁;风平时,茫茫水域一望无垠,空海相接,水天一色。丹崖绝挺,倒映水中;云起时,烟雾渺渺,氤氲中长山列岛起伏视野,海市蜃楼幻梦而来。俯瞰近身,断崖飘霭,峭壁浮岚,楼宇踏云,直上苍穹。恍惚中,似双脚离地,游于空中,空灵世界,恰如飞天;云开时,日出扶桑见朝阳之光鲜,沙出潮落赏明月之银辉。从早到晚,日日夜夜,金霞银光普照碧水,渔歌和钓,海鸥欢翔,一片升平。这样的景色和感觉正如当年朱处约在他的《蓬莱阁记》中所描述的那样:
层崖千仞,重溟万里,浮波涌金,扶桑日出,霁河横银,阴灵生月,烟浮雾横,碧山远列,沙浑潮落,白鹭交舞,游鱼浮上,钓歌和应。仰而望之,身企鹏翔;俯而瞰之,足蹑鳌背。听览之间,恍不知神仙之蓬莱也,乃人世之蓬莱也。
蓬莱阁被人们举为古代名楼,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山西鹳雀楼、云南大观楼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六大名楼。然而,它与其它名楼有诸多的不同。
首先,它的扬名海内不是以文字文化为突出,而是以仙人神境闻名于世。岳阳楼的家喻户晓因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黄鹤楼的驰名九州因了崔颢的《黄鹤楼》诗;滕王阁的大名远播因了王勃的《滕王阁序》;鹳雀楼的闻名遐迩因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大观楼的深入人心因了孙髯翁的天下第一联。比起这些经典的传世之作,朱处约的《蓬莱阁记》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并且,那些名文中,也不乏有神话故事的传说,然而,作为求仙之仙境却只有蓬莱阁独一无二。蓬莱阁在六大名楼中是唯一临海而建的,古老的传说,大海的奇幻,使这里最早成为天上与人间交流的实际境地。蓬莱阁的修建使虚幻的仙境成为现实中的境地,把人们美好的想象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形体。
其次,它的建筑形式和格调在这六大名楼中无论从视觉上讲,还是从建筑艺术上讲都不能称雄。的确,蓬莱阁,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由最专业的工匠所设计和建造的,它是由当地的百姓和技术人员在以朱处约为首的政府官员的积极策划和关照下开始修建的。这一点从建筑上许多地方可以看出来,比如主体上讲究自然本真,庄重大方,以简胜繁,充满乡村风韵,而细节上不拘一格,在保持北方传统粗犷的建筑风格中揉进南方细腻雅致的婉约情调。再比如屋脊上塑造的戏兽数量,并不像正规殿堂那样有严格的数目规定,而是按照自然的脊梁长度来安排,多少自如,间距合适,视觉舒服。还有,材料上以灰色砖石和盖瓦为主,不求靓丽而重古朴。就是那门阔五间也不是官家标准的尺寸,而是超大的房间。另外,它前后脸儿的檐下斗拱并不像正规殿堂那样出跳多踩多层,而只是在阁楼一层的柱头普柏枋上有一层形式为将耍头做成卷云似的斗拱结构,虽简易但敦实,给人力顶千钧的感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蓬莱阁并非缺少文化内涵,各朝各代许多名人雅士的接踵到来留下了无以数计的佳诗美文,楹联碑刻。就是建造蓬莱阁的当地工匠和学子们也一样崇文喜墨,题诗作赋,留笔千秋。如果你是个细心的人,还会发现有四句诗分别藏在蓬莱阁天后宫后殿东西厢房屋檐下倒数第二块砖坯上,那是清朝登州知府陈褒光写的:“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云山千里目,海岛四时秋。”如果你再读一下苏东坡的“东方云海空覆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雀藏珠宫”,那么,无论是蓬莱的自然景致还是蓬莱的神仙气象就都在其中了。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当你走下楼阁,在海中,在陆地,回首望去,蓬莱阁群组建筑顺着丹崖山势逐层向上,错落有致。祠殿宫阁争相抢镜,挺拔于碧海之上,掩映于葱山之巅,于险峻中展露雄伟,于浩淼中升入中天。这时你会猛然间有一个深刻的感觉:只有蓬莱仙境才会营造出蓬莱阁,只有蓬莱阁才相配于蓬莱仙境。
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曾题字“碧海丹心”来赞颂丹崖盛景,蓬莱胜境,赞颂中饱含着将军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倾心热爱,表现出一代雄杰的赤子之心。当我看到这四个墨彩浓重,遒劲洒脱的红色大字时,突然领悟到:蓬莱仙境就是人类美好的未来。
古代明楼之
文采时空滕王阁
2015-11-03~13
2015年重阳节前夕,我从北京乘坐高铁,日驱约1400公里来到南昌城下赣江边的滕王阁,手抚高阁的立柱,感叹道:滕王阁啊,我终于来到了你的身前,可以亲眼目睹到你的英姿!
1340年前的重阳节,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九月初九日,一位时年26岁的青年,在远足省亲探父的途中路过当今的南昌市彼时的洪州府,正赶上一座名为“滕王阁”的建筑重修竣工,时任都督阎伯屿举盛宴庆典,于滔滔江水之滨邀集文武官员、地方政要、名商富贾和骚人墨客共度传统佳节。青年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其祖父便是隋末著名大儒文中子王通。家乡人都知道,绛州龙门王氏生子必是才,六兄弟个个饱读诗书,文章尽美。青年本人少时即以名出,六岁写文,九岁作《汉书指瑕》,敢纠错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堪称才俊。不仅如此,他心无杂念,无所畏惧地毛遂自荐,经朝廷官员的推介,面对高宗皇帝的查问毫不回避,沉稳做答,引经据典,山论海言,直抒己见,侃侃而谈,博得圣上的赏识。不足二十岁便已经授任朝散郎的官职。以后他又完成了许多有价值的书籍,《平台密略》,《唐家千岁历》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他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不仅以诗文歌赋著称,更以学术研修作长。可是,他清高厌俗,傲慢目空,缺少处事之道,因此,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也是坎坷不断,甚至差点送了性命。因为他的一次大错,连累父亲被调任远夷。既已身为庶民,再无功名利禄可图,为了补偿自己的孝心,踏上探亲的道路。刚好赶到洪州时,便被朋友相请入席,有幸参与这场盛大的宴会。席间,优伶起舞,乐女欢歌,与会者举樽弄觯,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滕王阁,历来便是群芳盛开之所。想当初,公元653年(唐永徽四年),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乘着父兄辈 “永徽之治”的东风,来到洪州,不久,当地的人们就从他的行为中见识了这个皇子的超人本事。李元婴从小就在皇城殿苑里受到过正宗宫廷艺术的熏陶,对音乐、舞蹈以及绘画有着极为高深的见识和深厚的造诣。他的造诣不是夸夸其谈的虚张声势,而是实实在在地被展现在一座新建成的“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的高台楼阁上。新落成的高台楼阁被命名为“滕王阁”,这是这位皇子第二次使用这个名字来命名楼阁。第一次的命名是在他于公元639年(唐贞观十三年)领邑山东滕州被封为滕王时,他在那里建了第一座供他花舞蝶酒的楼阁,并以自己的王号命名为“滕王阁”。李元婴一生专攻歌舞与绘画,沉醉于花天酒地,陶醉于蛱蝶纸墨,为了满足他在那里骄奢淫逸的生活,他不惜以横征暴敛的方式聚财,大兴土木,建起了无数豪华的楼堂馆所,以至于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惹起了当地极大的民愤。在滕州,他是呆不下去了,只好抛下心爱的“歌舞”滕王阁,以自己的永不悔改之举而接受皇帝的一路贬谪而转赴苏州又到洪州。即使如此,在离开苏州时还没忘记从那里带来一班歌舞乐伎, 使得他在洪州的歌舞酒宴、音乐盛会依旧畅行,且更加隆重。最初,这样的演出还是在官邸和王府中举办的,似乎对外界的影响还不大。我想,像他这样多才多艺的皇子一定在艺术上独具慧眼,当他看到了章江流水和洲渚凫鷖这样的环境是不可能忽略的,这里所构成的景色是不会让他不动心的。是的,没过多久,李元婴便将他的设想付诸实施,在这眼界开阔,四时不拘的大水之滨完成了他的心愿之作。自此,滕王阁日夜飞舞,晨夕飘乐,逐渐成为洪州的天上人间,第一潇洒之地。
我有种感觉,也许是李元婴喜爱歌舞绘画到极致,滕王阁也仿佛能给他灵感,是使他能将歌舞绘画艺术达到极致的依托和保障,滕王与滕王阁似乎渐渐地,或许是天生地融为一体,二者间有着非常亲密的情结,不然,在他以后调任四川隆州刺史(今四川阆中)时,怎么又会在那里建了一座“滕王阁”呢。真的是“滕王阁情结”吧。
洪州都督阎伯屿,以地方父母之身,主军政各业之责,居高阁重修之功,乘重阳佳节之兴,当这场宴会达到高潮,宾客酒酣意畅之时,突然提议说新阁复起,应为其作序。是啊,李元婴的滕王阁自始建到毁前一直是滕王与达官显贵的歌舞盛宴之所,此间,但闻楼阁排箫音绕梁栋,华庭乐曲律旋江空。却不见些许佳文上额题匾,只字雅联镌刻丹楹。一直给人以堂堂滕王阁,王家乐舞楼的印象,似乎与文墨无大关联,这多少有些让读书人感到缺失和遗憾。阎都督是位有思想的人,他能够有这样的提议,说明他要赋予新建成的滕王阁以新意:不再只是莺歌燕舞的欢娱场所,还要是充满书香墨韵的文化之宫。阎都督也是个有私心的人,他想借此机会,让他的女婿在众多高朋贵友前一展文采,为其今后的仕途铺路搭桥。为此,他事先让女婿写好一篇经过他指点和润色的序文,待时奇发,以求轰动之势。
所到宾客,闻听此议,于酒酣中小懵片刻,随即清醒,一一逢迎推辞:一是众人知晓这是阎都督的假意谦让,二是从来滕王阁只是喜乐之会所,并无文章交谈,故而未曾准备。然而,笔到青年手中时,都督的客气谦让却被当作实心邀请,被视为都督给予小生的一份荣幸。拱手作辑,简言谢过,便磨墨于砚,运思于腹。此时,青年并没有意识到因为自己的不谙世事已经另全场愕然,都督也因他违反了潜规则而悻悻地离场。阎都督不是个小气人,虽有私心,却也惜才。虽然这青年的行为有些不合格调,但他敢于接笔便具才子的本气。我到要看看他有何才能?!
青年磨就,先是缓慢行文,开词始句。都督得报,不以为然。随后,再得新文,便凝思不语。少顷,语句如泉,连珠涌来,当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都督顿时眉展笑颜,迅即回到阁内,只见青年专神运腕,胸有成竹,飞笔于纸,毫落文成。喜得阎都督连声赞叹此文乃天才之笔,不朽之作!复而欢歌畅饮,与青年结为挚友,一醉方休。
阎都督的女婿吴子章,别名孟学士,也是位学有成就的才子,当代文学家。当他看到青年以行云流水般的雅姿,一挥而就的气势写出如此美妙的文章时,也从心里佩服至极,自叹弗如。为了表达他对此文的赞赏,当堂以朗朗之声,深情地背诵了出来,从头至尾,无一句有误,无一字错读,博得了在场宾客一片惊叹声中的赞许,为青年的序文更添光彩。
这篇序文从此便和滕王阁相得益彰,相映成辉,阁因文而名扬,文籍阁而传颂。在文章传颂的过程中一个叫王勃的名字逐渐为更多的人所熟知,是的,那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就是王勃,他所写就的那篇序文就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终止了滕王阁“只乐不文”的历史,开启了“诗章文阁”的先河。被后人列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这一序,成为传颂千古的绝唱之作,令人仰慕不已。
千年风雨,使得滕王阁几经兴废,然而,在每一次塌毁之后,它都会重新傲然屹立起来。因为,它已不再是当年单纯供王子享乐的场所,它的功用已经因被融入了浓厚的文字艺术而富有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更浪漫的格调。
文风即开,文花即放。继王勃的《滕王阁序》之后,又有唐代王绪作《滕王阁赋》,只可惜已经失传。公元790年(唐贞元六年)洪州刺史、文学家王仲舒在重修滕王阁后写《滕王阁记》,自此,留下“三王记滕阁”的佳话。继而,公元820年(唐元和十五年),已经升任御史中丞、考察江南西道的王仲舒在洪州大力鼓吹文学,并设奖励,促使文学事业昌盛,文花盛开。于再次重修滕王阁后请来时任袁州(今宜春、新余地域)刺史的韩愈为之作记,这位大文豪在其作《新修滕王阁记》中写道:“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从这篇文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韩愈没能够亲眼看到滕王阁,但三王对滕王阁的序、赋、记已经给他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美丽印象和绝妙文采,使他感到能在三王之后撰写记文,名留名阁也同样是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从这件事上,也让我看到了一代文豪那宽广的胸怀!此后,直到清代,随着滕王阁的屡毁屡建,各朝才子,登阁献艺,文星如河不可列举。为滕王阁所写的“重修”、“重建”、“新修”、“新建”之记文沿习相传,从未间断,加上各类诗词歌赋,文花如雾数不胜数,仅有籍可查的就有一千三百六十余篇。同时,许多经史典籍被藏其中,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华文库。
滕王阁的文华之光历千年不暗,在历史的进程中,它“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百炼成钢的一代名阁早已成为古洪州,今南昌人们心中的吉祥象征。有了它的屹立,这里就会物质丰富,宝藏遍地,人才济济,城市繁荣,风调雨顺,沃土收金。由于古时为洪州第一高楼,且位于赣江之滨,被誉为可“汲取日月之精华,吸收天地之灵气”的文笔峰之“水笔”,民间有“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之说。可见,滕王阁还是当地人们的精神支柱。
眼前的滕王阁,于赣江东岸拔地而起。立其脚下,抬头仰望,飞脊刺天,翘檐遮云,其伟拔的气势和精致的外观几乎让我误认为它就是当年的初建,然而,它不是。据资料记载,它是建筑师们综合了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弟子莫宗江于1942年依据“天籁阁”旧藏宫廷画《滕王阁》所绘制的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并参考了宋代的《李明仲营造法式》设计和建造的,工程于1985年重阳节开工,于1989年重阳节竣工,这一次的复建已经是滕王阁重修历史上的第29次。我知道,唐宋时期的建筑在设计上一脉相承,唐代多显古朴,而宋代更具美学理念,这个时期的建筑风采飞扬,其艺术性和实用性都达到了历史的新高。虽然宋代只有一次复建,但竣工后的滕王阁无论在建筑设计上的开拓,还是在外观上的美感都是空前绝后的。尤其是公元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宋徽宗亲自颁布诏书批准《李明仲营造法式》正式出版,使得建筑业从此有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木构工艺和规制的标准专著。书中总结了自汉唐以来的建筑传统,其丰富的内容和细致的技术标准以及直观性的插图,使之成为宋代建筑技术向标准和定型发展的标志性文献。不仅如此,宋代的建筑理论和实用工艺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以后的元明清时期,《李明仲营造法式》依然被看作建筑结构方面的权威性著作,其理念和工艺直到明代还被广泛运用。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梁先生主选宋式风格重建滕王阁的原因吧。
拉开一段距离,看看现代滕王阁能产生怎样的美。我来到阁下的广场,将自己的神魂展翅初唐,放眼望去,首先感受到的是滕王建阁而不是楼所给予我的视觉震撼。楼地阁台:楼从平地起,阁立高台上。楼与阁因起拔的地脚高度不同而产生了平庸与奇特的差别。新建的滕王阁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之牢牢地坐落于分成上下两级的高台上,上层高台通过阁底部的石制须弥座与之完美地结成一体,好似浑然天成。高台作为南昌古城墙的象征,意喻这“南方昌盛”的城池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城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久历风雨而依然坚不可摧。同时,还寓意着一代名阁临海依城,具有前阔后实的眼界和基础。
红色的太阳在蓝蓝的天空中放射光芒,滕王阁西面赣江,南迎抚河,宽阔的水面倒映着它通高57.5米的伟岸身躯,近水缤纷如丝,远流彩柱摇曳,江上河下双刺天穹。直面楼阁:凹凸有致,上下合比,梁柱顺接,檐枋对榫,斗如花心,拱似花瓣。放开视角,南北各有一廊接四角重檐攒尖方亭,上为“挹翠”,下称“压江”,以钟灵毓秀之势管控江水的无常,如花似树般托衬主阁,使得整体横看如山列,纵观似鹏飞。阁底“风雨”九曲,“瓢湖”如镜,托浮滕阁于空中,恰似云天宫阙,碧瓦丹楹,朱梁青枋,七彩流霞,缓慢波动。
全楼屋顶采取歇山式,为了突出正面,其余三面的顶部与之交错排列,形式成丁字或十字,两只高达3.5米的鸱吻稳落于主顶两侧衔叼着正脊,使屋顶整体和四方外立面既错落有致又主次分明。楼层上采用明三暗七形式,即外观三层实为七层:三个明层和四个暗层。明层外设平坐,围绕楼阁主体建有回廊,可供游人步出阁外,环顾四周。明层之上斗拱托檐,上下四重,除顶檐外,其余三层均在同一水平线上。檐下普柏枋,漆以白底青花,与浓彩重墨的斗拱和朱红的檐柱以及门窗形成极大的反差,可谓秩序井然,格调鲜活,于古典庄重之中放射出跃动的活力,既有书文的墨香,又有霓裳的韵味,使人在运笔沉思之时,又恍如有旋舞助兴和飞歌绕梁。
滕王阁,从下至上,从里到外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芳香,蕴含着诗书文字的内涵。这一点,从它的一梁一柱,一砖一瓦上都可看到。除了梁柱上的精美绘画外,那特制的瓦当上也被赋予了这样的内容:勾头有“滕阁秋风”,滴水上有“孤鹜”图案。再看阁上的匾额、楹联,无论是书法还是内容,每一块,每一对都让人驻足良久,用心体会,由衷赞叹,回味无穷。 阁的正面四重檐下正中处,各悬有一块九龙框边的横匾,最高处为蓝底金字“滕王阁”,它出自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手笔;五楼明层檐下为红底金字“东引瓯越”,引自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点明豫章(南昌)的地理位置;三楼明层檐下为“江山入座”,是为清代顺治朝江西巡抚蔡士英于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重修滕王阁时所题;最下面的一块,其上的四个字看起来让人有些费解,那是以狂草书就的,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手笔,被号称“天下第一草书匾”,这四个字就是选自韩愈《新修滕王阁记》中“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中的“瑰伟绝特”。这《新修滕王阁记》被全文篆刻于滕王阁一级高台东向墙面上的汉白玉壁碑上。
登上高台,首先便看到抱厦内正方两根金柱上毛泽东同志的亲笔手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当滕王阁第29次重建后他老人家引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特意为其题写的。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是滕王阁千古一序中的千古绝唱。这脍炙人口的名句一千多年来,时读时新,每每给人以振奋和阔胸之感。以当时由于王勃坎坷的命运造成其人生政治仕途的短暂和年纪轻轻便落为离群的“孤鹜”来说,其景况可谓如淡光落叶般萧条,心情一定会似静默的秋水般凄凉,可这一句却让人们看到,他将落霞与自己同伍,他的心境与长天一体,表现了他身处逆境而不馁的不屈精神。同时还让人感到,他那恃才傲物的本性并没有因挫折而更改,即使是“孤鹜”,也有落霞的陪伴,即使是心如秋水,也与长天一样清高。这是何等的心志和气魄啊!
走入阁内,就仿佛走进了时空隧道。一层大厅处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首先把我带进了梦幻中:忽然间,风起了,浪高了,去探亲的王勃被困在了离洪州700里外的马当山,正直焦虑之际,一位老叟来到面前,不但知道他的名字,还晓得他的才华,告知曰,明日重阳节,洪州有阎姓都督欲请人为滕王阁作序,如能献文,可得千金。王勃听罢跃跃欲试,可路途遥远,如何能够赶得上呢?老叟说,只要心诚便可实现抱负。随后王勃上船,在老叟的助力下,乘风破浪来到洪州,这才有了《滕王阁序》。那老叟便是神仙中原水君,这使我梦幻的浮雕内容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神话了王勃的故事而创作的。梦醒,前行。
一楼西厅,挂有中共江西省委原第一书记白栋材题写的“西江第一楼”黑漆金字匾。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行政区域重新划分,江南道被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因当时洪州豫章郡(南昌市)位于江南西部,因此被划为江南西道所辖之地,滕王阁也因韩愈“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之语被称之为“西江第一楼”。
登上二楼,呼啦啦满眼人群,原来这里是在同时举办诗会、笔会,文学戏剧、宗教理学、工程建筑、军事防御、水文天象、音乐绘画以及自然科学等综合研讨会。定睛一看,众人穿带打扮奇特:汉晋隋唐, 宋元明清,各种服饰应有尽有;众人年龄面相不同:老中青少,严和喜善,各样气质参差有别。这些人或如试着认识一下,还真有几个似曾相识的呢:陶渊明,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辞赋家,他的《桃花源诗》和其序文《桃花源记》至今还是那么脍炙人口。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领导了北宋诗文的革新运动,是宋代文学史上引领文坛树立新风的领袖人物,可谓大名鼎鼎。 哎呦,那不是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吗,我们家门口的京张铁路就是他负责修建的,那是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并修建的铁路,在这一工程中他发明了著名的“人字形”线路和“竖井开凿法”。哦,这位气宇轩昂,双手抱拳于胸前的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文天祥,他是抗击元寇的民族英雄,我曾先后参观过位于吉安县的文天祥纪念馆和位于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的文天祥祠,那里是英雄当年遭囚禁和就义的地方。忽然,这些众多的人物走上墙壁,哦,原来是一幅大型工笔重彩《人杰图》,它是由江西画界之翘楚蔡超根据王勃《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创作并领衔执笔完成,着重突出了江西“人杰”这一主题。画面中形象地描绘出自先秦至清末的80位江西籍或祖籍江西的历代名人“俊采星驰”的景况。
来到三楼,一幅悬挂于中厅屏壁上的《临川梦》把我带回了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这一年,戏剧家汤显祖在又一次经过重修的滕王阁上排演了前一年就已写成的剧本《牡丹亭》。画面中杜丽娘与柳梦梅梦中相见,演绎了一段先悲后喜,感人至深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作者通过人物的梦幻将其神灵感知于现实社会的黑暗与腐朽,通过戏剧手法对这些黑暗和腐朽发出愤怒的呐喊,同时向人们展示理想社会有多么的美好,使人们深切地感触到作者分明的爱与憎。也正是这一次的排演,使滕王阁以往的歌舞演出不再是一花独秀,戏剧从此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西江第一楼”的舞台,
正当我还沉浸在《牡丹亭》人物的神灵感梦时,悠悠扬扬的乐曲从西大厅飘渺而至,三位体型丰腴,细腰大胯的唐代舞姬在表演《霓裳羽衣舞》。她们身着提花蕾丝薄纱舞服,在一片雾霭升腾之中和着仙乐之声夸张地扭动着身体,翩翩起舞。周围除了弹奏各种乐器的乐手外,还有许多杂耍艺人灵动相伴,真好一个如临仙境的优美场面。原来,这是东墙上的一幅紫铜浮雕,名为《唐伎乐图》。
步入四楼,就走进了江西的万里山川:庐山、石钟山、大庾岭梅关、圭峰、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鄱阳湖,这是江西最具代表性的七山一水。大型壁画“地灵图”以钟灵毓秀的山水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显现了“人杰地灵”中“地灵”的主题。看到了梅关,便想起了张九龄:梅关古道自来险,九龄毕生想改变。本欲为民做善事,却为贵妃运荔枝。看到了梅关,还想起了陈毅元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在此领导游击战争,曾写下著名的诗篇《梅岭三章》;被称为“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的三清山以其玉清、上清、太清道教三神分坐玉京、玉虚、玉华巅峰而仙气缭绕; 击钟敲鼓叮咚响,《石钟山记》作美唱。北宋文豪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游历石钟山后所写的考察性游记现今读来仍具警醒之作用,东坡先生告诫我们: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保障;一看云,二看瀑,三看别墅,再观泉,九江岸畔多奇秀,仙云神雾罩匡庐;鄱阳湖,长波连广宇,梦幻伴终生。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生生息息,气象万千,被养育滋润的四方勤民受惠得宠,于富足的物质丰收之时对未来充满无限的遐想。
来到五层,中厅正中墙上嵌挂着一幅由十六块铜板制作而成的壁碑,上面篆刻着由苏东坡手书的王勃滕王阁序文和诗文。站在滕王阁中,颂读《滕王阁序》,眼前的王勃塑像似乎活了起来,当年重阳节滕王阁盛宴的景况顿时再现脑海,王勃研磨沉思,运笔挥毫时的帅酷之举好似产生了一股跨越时空的电流传遍我的全身,令我激动不已。这种感觉,真是醉了!
西厅中,一幅巨大的磨漆画几乎占据了整个东墙面,上面百只彩蝶起落纷飞,百朵鲜花争奇斗艳,真好一幅生动的《百蝶百花图》!在唐代,洪州曾有诗云:“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滕王李元婴的蝶画那是出了名的珍品。与李元婴同时代的张怀瓘,在其《画断》中说他“工于蛱蝶”。他一生爱蝶,画蝶,自成一派,其作品被行内人称为“滕派蝶画”。“滕派蝶画”的蛱蝶,可见蝶须、蝶眼、蝶足、蝶翅,其纹理清晰,举止生动,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唐朱景云评价说“能巧之外,曲尽情理。”
这里展出的这幅《百蝶百花图》就是为了纪念李元婴这位蝶画的创始人和传扬“滕派蝶画”“雅、素、洒、脱”的艺术风格。因为,属于工笔淡彩画系的“滕派蝶画”,用料非常讲究,技法极其精细,所以,这幅磨漆画的制作也同样是工艺考究,用料精致:在金箔做底的画面上,每只蝴蝶的线条和轮廓都是用细铜丝勾勒,再用贝壳碾成的粉末填压磨平,好似景泰蓝的工艺方法。画面下部的那些白色花朵,是南昌的市花,叫做金边瑞香,它们是用蛋壳拼制而成。磨漆画素有“东方油画”之美誉,这幅画作也同样是滕王阁藏宝中的佳品。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走出高阁,漫步回廊,凭栏长视,放思空野,我看到,章水走时,贡水行间,分别源自东西的两条江首穿千山越万岭,汇大河集小流,合成赣江之涛由南向北一路高歌,融身彭蠡,携手长江,畅游至海,远涉重洋。我看到,井冈山连绵的山脉涌起翠翠的波浪,龙虎山雄雄的威势让人心生胆寒,仙人洞拉扯起浓浓的云雾把自己遮挡,三清山柔情的少女敞开嫩嫩的胸怀。收回眼界,瞩目江心与江边,我看到,鸥鹭在水空飞舞,鸭鹤于沙洲栖聚,巨舸正穿梭南北,大桥已飞虹东西。“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渔舟唱晚”,“雁阵惊寒”。游人广场欢舞,情侣“秋水”定情,青年野餐茵茵,老年徜徉水畔。再转眼城内,七门使历史光映古城,八湖让气候四季如春,九州得花树缤纷绚丽,十景传豫章千年雅风。凤凰坡遍植梧桐引凤凰常驻,总镇坡铁匠云集有单车拉风,猴子坡恍见当年野趣,桃树坡如今雾雨炊烟。“西山积翠”、“洪崖丹井”、“铁柱仙踪”、“南浦飞云”、“滕阁秋风”、“章江晓渡”、“龙沙夕照”、“徐庭烟柳”、“东湖夜月”、“苏圃春蔬”,闻名已醉,不舍朱栏!
从五楼中心抬头仰望,但见一方圆图案:五楼楼顶为通透敞开式,站在五楼地板可直接看到六楼藻井。登上六楼,便可知晓,原来大厅中央有一方通井,可俯视五层,周围用汉白玉构建围栏,从下向上望去,中心穹顶建有藻井,被围括在一方红色凹形天花板之中,这样的图案以示传统的“天圆地方”之阴阳学说,反映了我国古代先人们朴素的哲学理念。藻井呈螺旋状,采用24组斗拱由大到小,由粗变细,由下至上,由外及里,依次排列,层层递进,共12层,寓意一年中的12个月和24节气。藻井中央,悬挂一盏母子宫灯,灯罩镂空雕刻,煞是美丽。
螺旋形的藻井,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而极速的风洞,它放射出的能量,好似可以将人瞬间带进变换的时空。在这变幻的时空中,很多远去的历史正在逆光而行,李元婴、阎伯屿、王勃正在向我走来,而我,也随着时光一步步地向他们迎去,我们相向而行,逐渐接近。这样的现象让我更加坚信,昨天、今天和明天不过是延长的同一天,那些远行而逝的人并没有走出我们的同一时间,只要我把今天拉长,只要我把眼界放远,我就会看到前辈们做过的事情其实是在我的眼前正在做,王勃的落笔成章,我是完全可以同场击掌而呼的。
藻井之处便是“九重天”,由于第七层是设备层,这里就是楼阁的最高处了,从两级高台算起,滕王阁以九重之顶收官。
千百年来,坐拥赣江和抚河两水,滕王阁与同为江南名楼的岳阳楼和黄鹤楼成三角之势遥遥相望。这之间,长江浩浩,洞庭汤汤,烟山雾岭,翠野石林,崔颢、范仲淹与王勃隔空鸣放,错时发声,一条由卓文绝字飞展的天路将千里峥嵘化为坦途,将中华文化塑成不断高长的丰碑。这天路和丰碑融进了数不胜数的墨海魁首、砚山精英以及他们泉涌的灵动文字和不朽的真知灼见。
千百年来,以《滕王阁序》为代表的诗书文章已经演化为滕王阁的灵魂神魄,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载体,“腾蛟起凤”、“紫电青霜”的滕王阁起着鼓舞南昌人民斗志的作用,它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美好心愿的寄托。在全国六大名楼中,滕王阁虽然没有以黄瓦覆顶,但却是唯一一座与皇家“沾亲带故”和用作歌舞戏剧演出排练的楼阁,这是它与其它名楼最为分明的不同之处。
有了滕王阁,南昌城就充满了文化的气息。这里的人们以拥有这座名阁为骄傲,因为王勃为它所作的序文已经向所有当代和后代的人们揭示了南昌是座多么雄伟、多么气魄、多么淑美、多么雅观的城市。
我有诗云:
南昌城外赣江边
滕王阁上曲向天
王勃一序绝千古
天下文思化灰烟
更新于 2020-07-05